秋分middot彼岸花丨风清露冷秋期

“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语出《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与春分一样,秋分也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度时,即为秋分。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度,直射地球赤道,气候也从这一天开始入秋。

秋分三候,是此时最典型的景象。

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雷因阳气而发声,秋分后阳气衰而阴气升,故而雷声渺渺。天气转冷后,连泥土中的小小昆虫也深入洞穴,不愿出来。这一时期的湖泉河水,也渐渐干涸。

总之,秋分之后,渐渐就到了万物萧条的时候。

宋人有一首《点绛唇》,写的正是秋分时节。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

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

但是在风清露冷秋期的背后,彼岸花却开得热烈灿烂。

彼岸花,又名龙爪花、曼珠纱华,其实就是石蒜花。因为它一般在秋分前后开花,那时正是古人所谓的秋彼岸日,所以被叫做彼岸花。

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球形鳞茎,外包暗褐色膜质鳞被。叶带状较窄,色深绿,自基部抽生,发于夏初,落于秋末。花期夏末秋初,约从7月至9月。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由于彼岸花经常生长在田野间坟地上,因此被称作“黄泉路上的花”。

在《妙法莲华经》中,彼岸花被附会成为黄泉的“接引之花”——曼珠沙华。

云何曼陀罗华?

白圆华,同如风茄花。

云何曼珠沙华?

赤团华。

曼珠沙华、曼佗罗华,都是佛经中描绘的天界之花。

根据《佛光大辞典》载,曼珠沙,梵语manjusaka,巴利语manjusaka。又译作柔软华、白圆华、如意华、槛花、曼珠颜华。

其花大者,称为摩诃曼珠沙华。曼珠沙华为四种天花之一,乃天界之花名。其花鲜红柔软,诸天可随意降落此花,以庄严说法道场,见之者可断离其恶业。

但是即使拥有这么多的意义,今天的彼岸花于人间,也只是一种观赏性的植物而已。

恶业也好福报也好,都不过是传说。在萧瑟清秋之中,红色的彼岸花是一道最为别致的风景。

上海植物园的彼岸花此时开得最好,朋友们若得闲,不妨一观。

(文中彼岸花照片来自上海植物园,其余图片来自网络)

=========================================

南大上海书友会,致力于成为魔都南大人的心灵家园。

期待你有一双很冷的眼,能在芜杂中找到最闪亮的书;

渴望你有一颗很热的心,热忱维护书友会的成长。

我们等待你的加入!

李沁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huae.com/bhtx/91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