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qwzj/导言
最近国产奇幻大片《寻龙诀》火爆上映,两天票房就已破四亿。相信大家都被寻龙诀超乎业内水准的美术设定所震撼。寻龙诀的美术郝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郝艺,曾担任广告美术7年,之后在《南京南京》、《无人区》、《刀见笑》、《画皮2》、《万有引力》等电影中担任美术指导,造型设计。并凭借《刀见笑》获得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造型设计。寻龙诀的美术团队包括郝艺、徐天华、末那团队、张诗浩等。
《寻龙诀》的视觉定位其实在美术设计上有一个视觉的语言体系跟故事的语言体系匹配问题。风格是特别写实,还是选择给人一种体验感特别强的感觉,这需要整个视觉语言体系能够跟整个故事匹配上,所以前期和导演聊了很多风格上的问题。后来我们定下了思路和方向:我们想做一个商业片,是让人看着很过瘾的、有一定感官的刺激的,所以就想把地下墓室做的比较想象力丰富一些。但是这个想象力也都是有一定的现实考核,然后经过想象和加工。其实这个电影最重要的就是给观众呈现一个什么样的地下世界,我就问我如果给自己做一个墓地,会是什么样?我个人对冥界或者是人死之后去的那个世界觉得挺有意思的,并且观众对于“冥界”是有认识基础的,基本上所有的中国观众都会知道这些,当然直接出现18层地狱这个概念审片肯定是过不去的,但是可以比较隐讳的去做这个,所以电影里面出现的鬼门关、冥河,都是在隐约的给人有这种感觉。
欧美的电影比如像《霍比特人》什么的,他们的视觉体系基础都特别的扎实,视觉影像上的光影、构图,质感都是以古代欧洲油画基础演变而来,东方的国画比较讲究意境,刺激感没那么强。这个电影毕竟是中国人自己的电影,所以想一步一步去尝试这些东西。当有了这个冥界的体系之后,还能再有什么给人感受的东西?或者是电影的视觉核心点在哪儿?如果石头就是石头的话,可能没什么意思,对观众的刺激也没有很大。后来我们就想能不能在那个基础上加入一些像人体的这种东西,很简单呢隐讳的让人能够感觉到。如果度太大的话就会很恐怖,可能很多人无法接受,这也是一个辅助的因素在里面。
然后还有一个就是体系的问题,最早导演有找其他人做过一些概念设计,我后来看完之后觉得体系稍微有点乱。当时为了故事的丰富性,可能有什么机关、射箭、石球类似这样的,然后还有一些动物、怪兽,还有幻觉等等,我觉得一个电影能够把一个体系做好了,并且讲说明白了,就很不容易,体系过多的话很容易说不清楚,让人觉得混乱。虽然的电影的风格有想往飞了做,但是也不能胡搞,还得从人本身去想。一个墓室的主人,她不可能说又会养怪物又会做机关又会讲八卦,搞玄学,所以应该是有一样是比较主要的,然后其他匹配一点点,作为一个调剂品。所以就想围绕这个地宫的主人来做设计,那对于地宫主人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后来就想能不能把这种小玄学,这种幻觉的东西展现一些,所以就选择做了这个体系,把其他东西给削弱了一些。其实在好莱坞电影里面,比如说《金刚》,一个岛上有原始生物,大虫子,恐龙,大猩猩,但是们都是在一个体系里面,其他都是插科打诨的,加入一点点丰富性而已。所以当时也是这个原因考虑了一些,所以才会有最后呈现这个结果,所以每一关的发生问题的方式和这个解决方式,都是比如跟这些玄学、八卦什么这些,有一些关系的。
有了冥界这个想法之后,就是跟鬼门关之类的都可以有了。后来我想怎么能有一个支点,后来我想设计一个萨满,就是像那种看门人,一进那个地方就有一个支点和记忆点,而且这个东西他还不仅仅是一个摆设,他必须要跟故事能够联系得上,那这个地方等于又是视觉的支点,又是表演的支点。后来就想到那个铜徽,凑齐几个铜徽才能把机关打开,然后那个铜徽就在萨满的身体里头。
神女的墓地中心应该是什么样?这里首先有对她的膜拜,所以石壁上有雕神女的雕像。那她最伟大的神迹可能就是这个彼岸花的这个东西,所以用这些元素,来做一个她的墓地,像一个花瓣围绕在一起的一个墓。中间是像花蕊,当时想的是这么做,当然最后电影里面并没有完全展现。然后他是通过那个视觉把人的幻觉打开,设计的时候是有一道光穿过人的瞳孔,然后产生幻觉。所以当时,我们想把这个东西做的像瞳孔一样,其实瞳孔放的特别大之后,就是盘子的样子。
设计彼岸花的时候就在想这个故事的前史,这个东西为什么会叫彼岸花?为什么会崇拜这个东西?这个神女她怎么得到的神力?后来我们就想,它可能是一块陨石,然后这个陨石它可以把人的恐惧放大,让人感觉好像是能带你进入死亡世界,然后这个陨石可能长的像彼岸花。彼岸花这个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开在冥界的花,所以这个花的造型,像一个圆的盘子,里面的血丝特别像花瓣的形。神女可能得到了这个东西,让大家觉得她有神力,所以很多人膜拜她,彼岸花就是她的象征,所以墓地最后都做的像彼岸花的花形一样。
人物造型设计胡八一首先他是一个什么人?我觉得胡八一最重要是一个特别不羁的人,也可以说有点玩世不恭,但是这样的人内心里往往反而有他特别刻骨铭心的那些事儿。所以首先我觉得他很不羁,在设计的过程中按照这个体制去匹配。他虽然是不羁,但是不能真正把他打造成一个捡破烂的。他本身还有其他固有的元素,参过军等等。那什么样的共产主义战士让人觉得帅、酷?让人特别崇拜!在我心里就是切格瓦拉的样子,我觉得我应该把陈坤做成那个样子,这个是我最早在脑子里浮现的两个,一个是切格瓦拉,还有一个不羁。陈坤他本身挺清秀的,但我觉得盗墓的人还是应该把男性的那个气质展现出来,这样能够让这个角色有一个新的形象去展现,我是觉得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儿,然后就开始设计。
当然,所有的这些想法设计,有的时候还得去跟演员能够匹配得上才行。其实最早切格瓦拉他是短头发,然后试妆的时候陈坤头发是长发,都有准备给他剪了,后来我就想试试长头发的可能性,后来觉得长发反而更有感觉,所以就保留了他自己的头发。然后像他的皮衣,因为他跟Shirley杨是最正面的人物,很有力量,决断了很多的事情。所以他们的那个质感和那个造型我选择皮衣,并且这样能让人潜意识的感觉到这俩好像是一对的,这是潜意识的设计,给他们设计皮衣的时候,还是要分成两个方向,胡八一还是走那种一点点土范儿,但是不能过。我还得给他找一点点帅劲。
Shirley杨,因为毕竟是盗墓电影。观众对于电影也是有一种契约感的。就是观众来看这些演员盗墓,那一定要看到盗墓的人里面有一个人像安吉丽娜·朱莉演的《古墓丽影》那样的。如果电影里面所有的演员都没有观众潜意识里面认为的“盗墓电影里的形象”展现的话,他会觉得这个不是盗墓电影。比如说演员都很写实,全部设计成生活里面真实的穿着军大衣去盗墓,那观众会说这是一帮村炮在这儿刨坑呢。所以得有一个性感穿一个紧身裤、跨栏背心背心那种形象,因为Shirley杨以前也在军事学院学习过,所以也比较适合这个气质,所以在设计上就往美国军队范儿去做。当然在做的时候也是只能往这个方向做一点点,如果做的太过强烈,那这三人组又不成立了。所以其实在设计的过程中,就是在衡量。
Shirley杨就是比较标准的一个盗墓电影里的那种女强人,很牛逼人物的那种感觉。
然后王凯旋其实他主要担负起一些喜剧的元素,而且他的“质感”跟其他两个人还挺不一样的,所以他可以再土范儿一点,可以有那种比较乱七八糟的那种感觉,他的质感就是帆布,他跟那两个人是可以分开的。
大金牙因为他也是一个喜剧人物,在前期的时候我也去了潘家园看了那些倒腾古董的人,他们有的时候就是随便戴一个什么清朝的帽子,胡子邋遢,有的跟老道似的。我就想把那种假劲给他包装起来,弄的衣冠楚楚。穿个龙袍,然后外面套个西服,然后他身上从头到尾戴个扳指,弄个小放大镜,小手电什么的,全是蒙人的一些家伙事,把这些元素的东西给他夸张一些。刘晓庆那个角色设计元素其实特别多,这个角色包含的内容太多,她是一个四川什么村里的一个人,去了日本,然后病了,然后又去了好多国家。如果真的在她身上把这些东西都展现了出来还挺难的。实打实的全部展现这个人就四不像了,所以当时设计的很麻烦。一开始我们做了特别夸张的设计。头发是黄的,穿的说不出来是怎么回事儿,后来想半天,我觉得这个角色应该都特别暗,应该给她一个浅色系,白色的那种东西去处理,然后到了后期那种白反而脏了,这样这个人的悲剧感会更强烈。从开始一个光鲜的、属于高大上的一个人,跟一帮屌丝进了地下,然后成了那个样子,所以后来就都给她极简化的处理。因为小说里有写了这些,你要是不给观众去做的话,那肯定书迷肯定不愿意。而且主人公他们也需要使用一些工具,当然不能说需要工兵铲就真的拿一个铲子,这样跟整体的风格不配套,整体风格是有一点点的假,但是芯很写实,只是设计上有一点点修饰,这个风格要渗透到每一个环节,道具、场景、造型,每一样都要渗透到,这样整个的风格感受才会更完整。不会出现让观众觉得很跳。因为我个人其实挺喜欢中期朋克,但是电影不能走那么狠,所以都稍微走一点,避开特别土范儿的那种东西。当初设计的时候他们每一样这个道具的由来,其实也都想了,这些肯定得通过他身边的工具改造,罗盘其实就是用打仗的指南针改的罗盘,小说里面胡八一是神枪手,所以那个飞虎爪上的棍是枪上的望远镜,用那个改成的飞虎爪,王凯旋,一开始是拿了把铲子,是用工兵铲改的。郝艺,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曾担任广告美术7年,之后在《南京南京》、《无人区》、《刀见笑》、《画皮2》、《恶棍天使》等电影中担任美术指导,造型设计。来源:影视工业网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在页尾点,如果您也有精彩文章,您可直接投稿于gao
a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