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愈陈愈香彼岸花之电影背景一

今天带来一篇非常非常珍贵的访谈

废话不多说,大家上眼

(小编话真的越来越少了)

作/小津安二郎岩崎昶饭田心美

译/张惠兰

饭田心美,已故日本知名电影评论家、编剧、评审,文章散见当时的电影杂志、报刊。与小津私交甚笃,评论文字犀利直接,另树风格。

岩崎昶,已故日本电影学者,曾任日本映画制作局局长。著作、译作等身,如《占领下的银幕》、《日本映画私史》、《映画理论》、《满洲映画史》、《世界映画史》等。

这场年的三人会谈译自《ベスト?オブ?キネマ旬報(上)一九五〇-一九六六》,挂尾良夫编辑,キネマ旬報社?东京:一九九四年,页七一〇-七一五。

岩崎:导演这份工作,年纪愈大才愈能够抓到窍门。

小津:可是啊!如果我们现在在一般公司上班的话,也到了该退休的年纪了。因为我们是导演,所以才能厚着脸皮赖着不走。但我最希望的还是日本的片厂,能增加设备,方便上年纪的人工作。

岩崎:工作环境还不改变的话,即使是年轻人也会提早老化。

小津:说到年轻人,现在几乎没有人二十岁就能当上导演的。但石原慎太郎是个特例。

岩崎:若说年轻,增村兄(增村保造)也接近四十岁了,而小林兄(小林正树)更年长。

小津:大学毕业后入电影界,再花个十年……。怎么算,都有三十四、五岁了。

饭田:以现在来说,花个十年都应该还算快的吧。

小津:算是快的了。但在我们那个时代,到了二十五岁还当不了导演的话,算是很逊的了。

岩崎:你几岁进入电影节?

小津:我算是晚的,大概是二十岁的时候吧。

饭田:那样子算晚吗?

小津:因为有人二十一岁就当了导演。但是就算做了十年,还是被局限在一定模式里。

岩崎:是啊!如果只是埋头苦干的话,很容易就被局限在一个框框里!对于石原兄,你的看法如何?

小津:我觉得那是个特例。公司给副导演的感觉常常是,有一天会将你升任为导演,因此就以升等导演为诱因,用很便宜的薪水来雇佣你,让人深信不疑这就是成为导演之前的健身操。石原兄突然蹿红,自然备受瞩目引起轩然大波,但绝不能被这种假象蒙骗。因为副导演有副导演本身的组织与其存在的价值。像松竹公司、东宝公司,光是副导演就有六十人之多,六十位副导演都升任为导演这是不可能的吧。我认为将副导演确立为一个正式的职业是必要的,否则为这些事情争论不休,有些可笑!

饭田:我觉得没有一套明确的副导演制度是很大的缺失,而且有些莫名其妙的空降部队,真的相当不公平。

小津:确实如此。当我们以助理的身份进公司时,薪水少得可怜,但我们都认为将来成为导演后,薪水会大幅增加,因为这是因果循环效应。

岩崎:就好像自立门户前的修炼一样!

小津:如果到学校去,还得缴学费的。因此有些公司认为,你还在学习,只要有车资津贴就算很优待你了。这是错误观念,副导演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必要性,只是不知不觉中被轻忽了。事实上,副导演的心态也可分为二种,一种是真把副导演当成一份职业的,另一种是为了当导演而当副导演的。

饭田:总之,有人当副导演是为了实现导演梦想而努力,有人则将副导演当作是一种职业,乐在其中。

小津:确实有那样的人存在。虽然现在已经组织如工会之类的机制,但我觉得若是能给副导演一定的薪水较好。如果薪资不合情理的话,还可以向公司争取。这并不是要借此排挤外聘导演,这是两回事。

岩崎:确实是不同的两回事。

小津:例如欣赏意大利和墨西哥导演们的作品时,确实感觉得到我们做不到的新鲜感,然而那种新鲜感会因为长随老导演当助理二小时,因为学习到的都是一些固定的想法与惯用手法。

岩崎:你会看年轻导演的作品吗?

小津:有时会看。有时也会觉得拍得不错。

岩崎:最近有很多年轻导演想呈现出来一些老导演所没有的特质,有这样想法的年轻人愈来愈多。

旧新

世世

代代

岩崎:最近不管是文学界也好、戏剧界也好、甚至是电影界,频频相传新人辈出,就某个意义而言,意味着对旧世代的威胁,然而就正面意义来说,它对旧时代一种新刺激。关于这种世代对立的关系,大概就是你这次的作品《彼岸花》的主题吧!

小津:嗯,多少有关系!亲子之间多少有差异……。

岩崎:只是有点差异而已吗?像是思考模式上,或是行为上的差异等等,电影中你没有强调这些对立问题吗?虽然这些无须特别明显强调,但是你是站在新世代立场上描写对结婚、恋爱的看法吗?

小津: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年长者有年长者的立场,我并没有特别站在年轻人立场。我怎么说都是属于年长族群,我觉得有这种心态也很好。最近电影特别钟爱年轻族群,认同年轻人放荡不羁的行为,彻底地排斥年老群组。年老族群对此早已感觉不堪,不论是为人父或是人母,对这种时代新作风多少持有否定心理。当年轻女儿认为父亲好像对人生认输的同时,老父心里想,可不能真的这样认输。这是我在这部新作里真正想要传达的。

岩崎:现在大部分的电影都太宠爱年轻人了。如《阳光下的坡道》就是最好的例子。若要在其中,主张老人立场的话,需要极大的勇气!

小津:这类型的电影虽然广受欢迎,但真被年轻人认同吗?还是只是因为脱离现实,年轻人跟着喝彩?我有些不太能够理解。

岩崎:不知不觉我也到了《彼岸花》里的父亲年纪了,我女儿已经上大学了,所以我很能体会故事中父亲的感觉,年纪愈大愈失去自信心,感觉上好像被年轻人握有把柄一样。自卑心理作祟吧。不管是新观念或是旧观念,就把它分成是年轻人的或是老年人的,这种价值判断唯独日本才有吧!一旦被别人说观念太老旧了,就好像一切都被否定,这真的是很奇怪的观念。

小津:若以食人族来做比喻的话,他们觉得老家伙的肉一定又老、又硬、又不好吃,但在文明世界里,不应该以年轻与否判定个人价值吧!(笑)

岩崎:在欧洲或许对“旧”的定义和日本完全相反。美国佩服欧洲的原因,就是因为欧洲历史比较久。感觉上日本好像被国际排斥似的。

小津:以前的日本,只要老婆和榻榻米是新的就好,最近好像任何东西都得是新的!(笑)

饭田:这跟日本人急躁的民族性有极大的关系,希望能够快速地决定每件事!那是一种肤浅的做法,为赶流行因此大量制造出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岩崎:没错,然后新的乱七八糟东西又接着出现。

饭田:现在虽然净出现一些新流行的东西,但有时复古风潮又现。就像传统艺术,时而被全面否定,时而又被全然接受,不断反复。被视为传统的歌舞伎,如今又开始受到年轻人喜爱,且人气似乎有回升倾向。不管这事因为太骄纵年轻族群也好,或知识奉承传统艺术,在战后都形成一股风潮。我想这是因为过度宣传自由主义后的现象,且影响到各个层面。媒体也太过于追求时代潮流,迎合时尚了。

小津:即使在战争中,如特工队也都特别纵容年轻族群。

岩崎:战前的敬老观念彻底被颠覆……。

饭田:对啊,这是一种反动。

年如

轻今

世的

小津:听我以前一些伙伴们谈到他们的小孩时,好像都很伤脑筋的样子。

岩崎:说到亲子,这可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从父母亲的角度来看,现在的小孩子好像都变成叛逆少年。饭田先生,你觉得你的小孩是普通健康的孩子吗?

饭田:我家的小孩可是教育良好的,没什么叛逆少年的倾向。

岩崎:老爸的遗传吗!(笑)

小津:通常人会慢慢地调整过来。以前可能到二十岁就会改变,但现在好像要到三十岁才会改变。

岩崎:我觉得不太好的是,现在的心理学家常会针对儿童心理或是什么的,在报章杂志上大作文章。我家念小学的儿子读了之后,老说自己处于反抗期……。(笑)

饭田:那真是伤脑筋啊。

岩崎:无论是心理或生理,我想那是普遍现象。

饭田:因此把它当成是生病的借口,真的很令人头痛。

岩崎:但是《彼岸花》中的女儿们,应该算叛逆吧!

小津:一部分吧。

岩崎:她们应该只是普通的新世代族群,她们的父亲虽然不算现代,但也不是封建的。

小津:他有着现代的外表,但仔细探究会发现是封建的。佐分利信所饰演的父亲,自认为自己是个通情达理、了解孩子的父亲。常常命令别人做这、做那,但反过来被别人命令时,却唱反调。

饭田:气量太狭小了。

小津:愈是钻牛角尖愈是矛盾,虽然很想不计较某人或某事,却又无法克制内心矛盾。我想任何人都有矛盾,没有矛盾的就只有神而已。人生其实就是矛盾的综合体,剧中父亲是一个思想封建的男人,若没有发生那件事的话,天天是太平日子,那么他就会是个非常先进的绅士。应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吧!

岩崎:我想谁都会有盲点吧。当这样子的人被活生生演出来时,相信有很多人会感觉,自己本身的缺点被放大出来,因而苦笑吧。

小津:老爸万般宠爱地将女儿抚养长大,操心她的婚事,没想到女儿连问也没问地就擅自私定终生。虽然明知对方是个好男人,但因为没有事先告知而难以释怀。却又想到,女儿出嫁时,若从头到尾都一副臭脸,将来自己老后可能不太好,因此好像及时赶上公车一样,不得已摆出一脸愉悦的样子,我就是想表达这种感觉。母亲比较能接受现实,或许是因为女性的个性本来就比较柔顺,父亲脸上虽然作出一副比母亲更明理的样子,但心理上其实比母亲更矛盾。

岩崎:我想这部电影的女性观众,可能会有“啊,原来父亲的心情是这样的”的感觉,在现实生活里,父女彼此就能更加了解。

小津:或许对社会真有那么一点影响也不一定。

岩崎:让年轻一代更能体会老一辈的想法……。

小津:希望能够。

饭田:这真的是一部富教育意味的电影。

岩崎:但是年轻人看过这部电影后,不知会不会有老家伙终于露出真面目了的感觉,但真要这样想也无所谓吧。

小津: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伙子们,年纪愈来愈大以后,当他们也当上爸爸时,本能地也会出现同样的想法,日本男人可能无法脱离这种封建思考模式吧。

岩崎:如果年轻人批判老一辈封建,那么《彼岸花》这部作品,可说是个异类,或许会受年轻人喜欢也不一定,也许有人会说小津安二郎进步很多呢!(笑)

小津:那就不对了,只要你们不说,就不会有其他人这么说。(笑)

岩崎:你已经开始了解年轻人的想法了。(笑)——就是这样。

小津:这种说法就不对了,我可是一直都以老一辈的立场出发哦!年轻人都说老一辈的思想封建,我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子女能够认同父母亲的善意。

岩崎:这么说来,年轻人若没有到某种年纪,是没有办法理解的吧!

饭田:确实如此。最能理解我的意图的,就是站在父母亲立场的人。

小津:那是当然的。导演也有一定年纪了,他从他的角度来看事情,当然以同龄的人为对象。他其实也不怎么知道年轻人的想法。

岩崎:明明是上了年纪的人,却勉强自己来描述年轻人的故事,也是一件奇怪的事。

小津:若真能理解年轻人的想法是最好的,但我所理解的都是透过我们这个世代的角度看到的。

岩崎:所以说《东京暮色》这部作品,就是因为小津先生想要站在年轻人的立场,描绘年轻人的故事,才会失败的吧。

小津:不!不!不可混为一谈。(笑)《东京暮色》主要是描述主角笠智众,因为妻子山田五十铃和别人私奔,所以独自抚养二个小孩的故事。更令人难受的是妻子竟然是和自己的下属私奔。多年以后再听到妻子的消息时,心情已平静无波,彻底冷静,我想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人。但一般人很少从这一点理解这部片,只是注意剧情的高潮起伏。所以,当剧中母亲再度出现时,因为剧情起伏,一般观众跟着惊喜。其实那只是为了剧情张力所做的处理,就一般的心理来说,这种状况下,父亲是不会震惊的。总之,这种东西很难捕捉。

岩崎:有关有马稻子剧中自杀的部分……。

小津:这部分是一个问题。后来我仔细地想过,这部作品和以前的手法比较起来,似乎有点过于戏剧化。

饭田:若以你的风格来看,故事内容确实是不太符合你的一贯作风?

小津:那种题材不能用那样的方法的拍摄。当然,戏剧性的东西不用戏剧角度来拍,也会很有趣。但与其说是拍摄手法的问题,不如说是戏剧类型的问题。那种类型的东西以我的风格来拍的话,一定会有我的影响在其中,要我勉强处理成一般模样也不可能。例如有马稻子饰演的女儿勃然大怒的场景,我只是顺着当时应有的剧中情绪拍摄,我的方式可能太低调,像音乐中的低音部,也许有人会说这场戏的气氛可以处理得更有张力点。但每个导演的属性是与生俱来的,不容易改变。成濑兄(成濑巳喜男)和我可能都是属于低音部,黑泽兄(黑泽明)和涩谷兄(涩谷实)则属于高音部,而沟口兄(沟口健二)表面作风像低音部,但实际作风确是高音部。大家各有各的调子。

岩崎:有些人努力地想要改变自己的调性,有些人则努力不改变。小津先生大概是属于后者吧,打算一直保持这个调调。

小津:不!不!不是不做改变,是改变不了。(笑)

岩崎:是因为已经定型了吗?

小津:嗯,这个部分,饭田兄写了很多啦。

岩崎:你曾努力改变吗?

小津:我的确努力过,因此才会拍出《东京暮色》,但我发现我还是没变。

岩崎:即使变不了,还是很努力尝试改变吗?

小津:确实如此。但无法一下子做得到,不知不觉还是用了自己惯用的手法。

未完待续

往期请见

反之亦然编辑部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颠疯医院
白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huae.com/bhst/34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