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假日公园又迎来了一波花开盛景。虽刚过秋分,但园中红绿仍不觉戗伐庚气将至,似要在凛冬到来之前,再次为世人绽放一次生机。而于万千娇艳中,有一片赤霞尤为引人注目。红瓣反卷形似龙爪,单见花序开于顶部,却不见绿叶陪衬。远而望之,娇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真是柔情绰态,媚于言语。而这片瑰丽,就是人们常说的彼岸花了。
彼岸花,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花卉,顶生伞形花序。夏秋之交,花茎破土而出,花瓣卷如龙爪,先开花后长叶,秋赏其花冬观其叶,由于花和叶子不能见面的特性,石蒜又被称为“无情无义”之花,在中国又被称作“金灯”、“赤箭”或者“无义草”,最早见于唐朝。花色以红色最为世人熟知,亦称“曼珠沙华”,另有白色以及黄色者,算是异种。
据典籍所载,彼岸花性温,味辛、苦,有毒,入药可催吐、祛痰、消肿、止痛、解毒,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现在,红花石蒜因其观赏价值以及附带的传说,多作为栽培观赏品,栽种于公园当中,每当秋季大批量开放观赏效果极佳。市民朋友往往会被其艳丽所吸引而驻足观赏,或拍摄,或采撷,令人流连。可在此,需要提醒各位,花虽娇媚,但也要注意其潜在的危险性。
说到危险性,当然就是通常所说的毒性。说到这,也许会引起部分人的恐慌,但其实,绝大部分观赏性植物,大抵来说还是安全的,不然也不会做为观赏植物大面积种植。值得我们注意的,只是认识它们毒性所在,以及如何使人中毒,从而避免危险。
彼岸花,误食中毒,轻者呕吐腹泻,重者则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危及生命。其毒性成分主要存在于它的鳞茎球根中,包括石蒜碱、秋水仙碱和利克林等生物碱。其中石蒜碱具有催吐作用,而秋水仙碱相信更多人会听说过,剧毒、致癌、可诱发基因突变以及染色体异常等,利克林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而且,部分人群接触其球茎渗出的汁液,还会产生过敏反应,引起局部瘙痒。
其实,石蒜花经过干燥炮制以后,作为药用,其作用成分仍是石蒜碱等各类生物碱,只要注意服用方法,忌大量且长期服用,还是无虑的。而在公园等处观赏彼岸花海,只要不是直接掘根嚼食,那也是安全的。相信,在此公共场合,也不会有人做那牛嚼牡丹大煞风景之事。
故此,市民大可放心观赏,尽享这秋水漾兮映红妆之美景。想此初秋刚至,切勿放任美景不顾,待到秋休逾半,始觉悔惜,岂非愚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