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好人,救坏人你会怎么选择

之前看到一个片段,初一看有点意思,仔细思考,却发现细思极恐:

一列火车不能刹车了,前面只有两个转弯,一个是撞一个人,一个是撞四个人,这个时候作为一个司机,应当如何选择?

大部分人选择了救多数人,为了救一群人而杀掉一个人,看似不合理的设定,确是真实地反映了人性的贪欲!

年7月31日,《妙先生》开始在各大影院上映。豆瓣评分较高,其原因概括有二:一是因为这是一部借动画反应现实社会的电影;

二是导演李凌霄巧妙地用“彼岸花”、“冰纨玉”、“火蝉”等一系列代表物为我们展示了人们追求财富时的疯狂和不择手段,引发人们对人性的思考。

电影的开头,哥哥为了“火蝉蜕”(一个可以换一个月口粮的“救命稻草”)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在他贪婪的笑声中电影开始了。

他所杀死的弟弟是“彼岸花”的宿主,是这个世间为数不多的至善之人,“彼岸花”极为珍贵,也是大家争夺的对象之一。但是这种花却是贫困的根源,此花一出,方圆百里贫困潦倒,只有宿主的自我牺牲,这场灾难才能得到解决。

这种“杀好人,救坏人”的现象当然不只出现影视作品中。

年过半老的父母为了自己在家好吃懒做的孩子,大冷天在外面风吹雨打;单亲母亲为了满足自己孩子的“要求”,来回在去打工的路上;小职员为完成一个项目任劳任怨,却到最后不得提名……

他们的善良没有为他们带来好报,甚至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压榨,最后走向绝望。

就像是剧中的云香,她为了丈夫的债,一次次出卖自己的肉体,还将自己的嫁妆卖掉换取钱财,只是因为小时候的一句承诺,最后换来的却是一张卖身契。直到死的那一刻,她眼中看到的都还是小时候的丈夫和自己。

“善良本来就是一种牺牲,自愿牺牲,或者被人牺牲。”

善良会引来彼岸花,随之而来就是贫困、争夺,最后走向死亡,循环反复。一条恶性循环的“食物链”困住了世界,几者之间相互依存,彼岸花勾引出人类对于生存的希望,冰纨玉满足了人们的愿望,却又因此得了苦寒症,需要火蝉蜕来治疗,大量的捕杀为彼岸花带来的“养料”。

“人们不是因为彼岸花而堕落,却是因为堕落而引来彼岸花。”

不是因为数量的稀少才让彼岸花变得珍贵,是因为彼岸花很珍贵,所以稀少;当彼岸花长在人身体里的时候,人就不再是人了,或是一群“鸭子”,或是一群“赶鸭人”。

电影中还有两位相互矛盾的主体:殷凤和丁果。

殷凤在面对想要拯救更多百姓的宿主时,选择的是直接动手杀死宿主;但是丁果却认为应该让宿主选择自己的死亡,就相当我们现在所说的“舍生取义”。

虽然方式不同,但是结果却是殊途同归,都是通过牺牲好人拯救坏人。有人觉得这是一部非常成人向的动画作品,甚至可以说是一部暗黑向的致郁电影,导演通过构建“杀好人救坏人”的离奇世界来探讨现实善恶。

善恶不是绝对的,也不是肉眼就能分辨的。世人总觉得纹身、抽烟、喝酒的就都是坏人,白领、西装就全是好人,但是纹着花臂的大叔也会在耐心地喂着流浪猫、扶老奶奶过马路;穿着西装革履的教授也会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侵犯、欺压学生。

《妙先生》的故事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运用比喻的色彩将导演的思想表现的淋漓精致,夸张又生动的故事一次一次的打动着观众,引人深思。

相互依存的善与恶让人性显得更加立体,愿你我走过逆境,依然选择善良。

(观堂文社·胡彤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huae.com/bhtx/119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