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天曼陀罗自我觉察练习第一天曼陀

60天的心灵书写已经告一段落,我觉得是时候回到曼陀罗世界的觉察,所以我找到了一套60个的曼陀罗模板,给自己26天的时间,每天画一个,去觉察自我。

为了让大家也能了解曼陀罗绘画,我打算每天跟大家聊一点曼陀罗绘画的小知识,然后再分享我自己的曼陀罗,希望大家喜欢上曼陀罗绘画这样一个自我探索的工具。

一、理论分享:曼陀罗绘画的作用

(一)自我觉察

大家无论是模板涂色,还是随性而为的自发曼陀罗,在绘制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唤起一些情感。

有时候画的很流畅,画的过程完全不想停,画完把笔扔下的那一刻,完全是一种畅快淋漓。

而另外一些时候,越画越烦躁,甚至各种负面情绪涌现,甚至泪流满面,恨不得把笔扔了,不画了。

遇见这些情况,无论是畅快淋漓,还是阻滞不前,我们都要问自己一句为什么?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我遇到了什么结?

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通与不通,就是看看有没有结在那里,找到了结,这是我们自我觉察的重要一步。

(二)缓解情绪

由于曼陀罗绘画是一种表达性治疗,是一种在音乐环境下的自由表达,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在画画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处于一种催眠的状。这种状态,就会给我们平常压抑的一些情绪和想法有了一个偷偷溜出来放放风的机会,而这种放风也可以让我们的自我喘口气,为我们进一步的觉察自我提供力量。

(三)整合自我

曼陀罗绘画一般都是在一个圆或者方里面作画,总体上外面的框框都是四平八稳的,那就意味着,我们在框框里面怎么发泄,怎么乱都好,到了最外面,都是和谐的,平衡的,稳固的。

这种模式,让我们在绘制曼陀罗的过程中,可以同时体验乱与和的统一。在不断的体验过程中,最终习得这样的思维模式,让我们的自我趋向整合。

二、自我体验:

画前思考:

1、此刻心情

有一段时间没有画曼陀罗了,感觉是时候画一个了。

2、当下记忆

刚好是五四青年节,看了b站那个《后浪》的视频,还跟一个朋友聊了会前浪后浪。

那位朋友说:吴老师,你算半个前浪了吧?

我说:我觉得,好还是后浪啦

作品类型:模板涂色曼陀罗

绘后分析:

1、作品名字:《静不了,就不静了》

2、自由联想

我是先画中间那个静字,当时画的时候,心还是比较静的,所以用了绿色,感觉像一片竹林,又像一池清水。

后面画到静字外圈的时候,看到环绕的四只东西,目露凶光,内心就有点静不下来了。后面我想想,既然树欲静而风不息,那就大家都别静了,闹腾起来吧。

画到最后,我填静字的底色,我想君子和而不同,本来是想都用橘色。后面把左边画完之后,我想想,同是以和为条件,既然没有和的条件,那就天各一方,各走一边吧。

大家看了今天的曼陀罗,有什么感觉呢?欢迎留言讨论

同时,如果大家有兴趣组团一起体验26天曼陀罗绘画自我觉察的,欢迎私聊我。

6人成团,8人封底,小团体有深度,也够安全,是探索自我的上等神器

往日的曼陀罗:

吴言乱画1-28(更新至年3月8日)

谜一样的曼陀罗究竟是个什么鬼?

关于我

吴树鸿

80后职场人,专注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与应用。

毕业于广州大学心理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江门市心理学会理事

江门市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特邀管理顾问

谢谢你选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huae.com/bhtx/72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