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类良性疾病的症状特点与治疗二

乳腺增生性疾病的病因研究一直都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的结果(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乳腺增生类良性疾病的症状特点与治疗(一)分类精彩内容),目前多数学者通过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认为其与内分泌失衡有直接且密切的关系。从病因来说,有几种原因,如:内分泌失衡、复原退化不全、妊娠和哺乳不完整、精神因素以及其它因素。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病因中目前认为与疾病相关性最大的内分泌因素。内分泌失衡的必然结果是影响性激素的分泌和生物学效应的发挥,乳腺作为性激素的靶器官当然受到内分泌的影响,而影响乳腺的性激素主要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发现,乳房出现症状与乳腺组织随生理周期变化同步,即随着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也就是随体内雌、孕激素水平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从发病的年龄来看,此类疾病在青春前期少见,进入围绝经期后逐渐下降,多数患者处在性激素分泌旺盛期,与卵巢功能的兴衰一致。乳腺组织内激素受体分布不均匀,导致增生在同一侧乳房上的不同部位表现为程度上的不一致,病变位置也因人而异,激素水平的波动以及乳腺组织对激素敏感性的差异,使得临床表现的程度不一,但乳腺增生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的绝对值并不一定高于非乳腺增生患者。

复原退化不全是指乳腺在一个生理周期内增殖的腺管或腺泡上皮细胞完全退化脱离才能保持平衡,若不能完全萎缩退化就形成腺管或腺泡增多。女性生理周期的月经期也是乳腺的退化期,此期内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通过增殖分化而增多的腺泡内水分被吸收,增殖的腺上皮开始萎缩并脱落。如果一个小叶范围内既有未退化的小导管又有腺泡增多,就构成了小叶增生,所以小叶增生的主要组织学变化就是乳腺实质的细胞增生过度和分化不全以及不能全部有效复原。

不完整的妊娠和哺乳也是乳腺增生性疾病的发病诱因。妊娠早期,胎盘和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以及胎盘催乳素等激素水平急剧升高,这些变化促使原有的乳腺管迅速萌芽,其末端部分很快延伸和分支,乳房体积迅速增大,随着妊娠过程而逐渐增多的孕激素将延伸增多的小导管进一步分化,后期完成腺泡发育,至胎儿发育成熟时,乳腺已经完成二次发育。完整的妊娠过程至胎儿正常分娩,可以使增殖的导管上皮细胞充分发育成腺泡,从而预防增生性疾病发生,而人为的终止妊娠,使末端导管分化为腺泡的过程中止,可能出现增生性疾病。

精神及饮食因素等也都对乳腺增生性疾病有一定的影响,例如长期的精神抑郁或情绪失调,影响脑垂体功能,从而引起下丘脑及卵巢激素分泌的失调;而长期高脂肪、高热量或辛辣刺激性食物刺激,也会引发内分泌紊乱,雌激素过多,从而导致乳腺增生类疾病的发生。

下一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huae.com/bhyh/102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