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空间一起去看看斯民小学今夏的打开

去网个蜻蜓,翻个螃蟹,爬上枝头去摘桑葚,这是我们这代人对童年的集体记忆。在这美好的季节,我们相约百年名校——斯民小学,开展一场和大自然的约会吧!

年7月7日——7月11日,由诸暨市关工委组织的自然导师训练营活动在东白湖镇斯民小学举行,省内外自然课程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前来授课。

开营破冰

第一天,诸暨市教体局胡伟霞副局长进行了开营致词。简短的开营仪式后,各位导师就带大家一起玩了有趣的游戏,欢声笑语中,学员们消除了那一份初见的陌生,打开心扉,融入于集体之中。

晚上,陈燕(沙枣)老师带领大家一同阅读了许多绘本,《小石狮》《市场街最后一站》《有麻烦了》……眼睛看着一页页书中的内容,耳朵听着陈老师温柔婉转的讲解,那滋味别提多美了!陈老师还推荐了很多适合亲子阅读的绘本。

千柱屋研学

翌日,我们来到了气势恢宏的千柱屋。它是斯氏古居民建筑群中规模最宏大的台门,建于清代嘉庆年间。这里群山环抱,竹木葱葱,充满了山野情趣,从那雕梁画栋,白墙黛瓦的建筑中又不难感受到人文底蕴。看着栩栩如生的木雕,踩在古朴的道路上,我想,历史未曾远离我们的生活,只是以另一种形式传承了下来。

玩转自然笔记

看到美丽的景物,你是用照片记录,还是用文字记录呢?导师徐媛媛(圆蜗牛)有不一样的看法,她采用“小豆本”记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然笔记。初次遇到“小豆本”这个名称,我们都很好奇。什么是小豆本?该怎么制作呢?徐老师用自己的作品告诉了我们。

其实,“豆本”一词在日本就是指尺寸非常小的印刷品,即迷你书。豆本的大小没有严格的定义。我们用A4纸就可以制作。亲身投入自然,调动五感观察,记录下观察结果、探究过程、思考感悟,这就是自然笔记。

你见到什么有趣的、美丽的事物,就用文字和绘画记录下来,便于翻看;也可以制作一些不同主题的小豆本,变成一系列作品,放在自己制作的套盒中。

一花一世界,我们用温热的文字、美丽的图画记录下来,这是多么浪漫的事。

晚上,林捷老师为大家讲授了自然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她以自己在斯民小学开设的自然课程为例,讲述了自然课程的特点、设计与实施技巧。当孩子从书中读到“采薇采薇,薇亦作止”,他们抽象地了解了“薇”;当林老师让他们真正看到“薇”,摸到“薇”,甚至用“薇”来进行手工制作后,他们由内而外地感受到了“薇”的魅力。

香榧南园探索

香榧是一个传承千年的传奇。香榧从花芽分化计,前后要29个月,素有“三代果”之称。

7月9日上午,我们一行人去了香榧南园。车子沿着山路缓缓而上,古木参天,层峦叠嶂。迎着阳光,拾级而上,走入榧林之中,我们被眼前的景象惊讶了:香榧树,不是一棵一棵的,而是一座一座的。枝桠,伸向天空,寻触大地,茂密极了。

不仅如此,自然导师徐宏化老师耐心地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植物以及种子传播方式,如野茼蒿、一年蓬、龙葵、蛇莓、鸭跖草、凤仙花等。

在小溪边,我们还惊喜地发现了曼珠沙华,娇艳地绽放在草丛中。

观鸟

下午,杭州自然教育界的“大长老”蒋虹老师为大家讲授了观鸟课程。他指导大家观鸟应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鸟类的相关知识。你以为观鸟只是辨认鸟的种类吗?不,不是,我们要从外形、叫声、吃食、迁徙情况等多方面来观察。蒋老师多次强调,触摸自然,探索自然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比如观鸟首先要爱鸟,不能伤害它们。

蒋老师是著名的山野达人,旅行中能看到或举着望远镜,或俯身在草丛树林间观察、寻找的身影。他还是本次活动中的“大红人”,大伙儿都争抢着请蒋老师一同去晨间或夜间观鸟。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蒋老师肚子里装满了“花鸟虫鱼”,和他行走在野外,我们根本不用担心对身边动植物的不认识,他就是一本行走的“自然百科全书”,大家在开拓眼界之外更是满心佩服。

苎麻

你一定见过麻绳,那你有没有搓过麻绳?

叶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自然课——苎麻和它的故事。苎麻,亚灌木或灌木,高0.5-1.5米,茎上部、叶柄、叶子反面均有白色绒毛。活动一开始,叶老师让我们去校园内寻找到苎麻,采摘一片叶子,观察它的特征;进而延伸到爱吃它叶子的苎麻珍蛾。叶老师在家中养了几只苎麻珍蛾幼虫。她用视频详细记录了幼虫变成珍蛾的全过程。

与此同时,苎麻也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在课堂中,叶老师拿出了许多麻绳,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参与搓麻绳。双腿夹紧两股麻绳,一边搓麻绳,一边交叉,将两股麻绳拧成一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尝试了一下,着实不容易。在最后,我们将制作的麻绳绑在棍子上,就可以打陀螺了。快乐的童年回忆涌上心头。

晚上,王均杰老师为大家讲授了植物果实、种子采集和拍摄。听了王老师的课,我了解了为什么要收集种实;知道了哪些植物会结种实,哪些植物不会;懂得了种子的保存条件与方法……一晚上,我们受益匪浅。

东白山植物识别

7月10日,我们来到了东白山进行野外植物识别。吹着山间的习习凉风,听着潺潺的水声,我们走走停停,看看玩玩,一边攀登一边观察。大家的热情完全盖住了太阳公公偶尔的“关照”,虽然流着汗,但脚步不止。

编织

晚上,王红丽老师和李军老师组织大家开展了自然实践游戏——编织。开始前,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就已经兴致昂扬,跃跃欲试,在王老师和李老师指导之后,更是进行得热火朝天。在一双双巧手下,麦秆、棕榈叶、竹篾、灯心草变成了一只只螳螂,一个个蝈蝈笼子……这一刻,大人们仿佛回到了童年,编织着自己喜欢的玩具。小孩体验着前所未有的新奇与有趣,拿着竹篾时而皱眉低头,时而高兴欢呼,连空气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快乐。

自然侦探

最后一天,邱文晖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桃源课理念和实践分享。在朝阳清风中,邱老师带大家开启了今天的游戏之旅。第一个热身小游戏是“过目不忘”。学员们两两分组,一方仔细观察对方十秒钟,之后闭上眼睛,另一方在自己身上做一些改变,请队友来观察,看是否能发现自己的“小动作”。经过小游戏的热身,队友之间愈发熟悉,更加亲密。

接下来是“宾果游戏”。邱老师给每组十秒钟时间观察他给出的几种植物,或是落叶,或是种子。观察之后要以最快速度在周边环境找到这些植物。计时开始,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跑了起来,这里低头找找,那里抬头看看,还时不时用手在草丛里扒拉扒拉。几分钟后,每个人都眉毛舒展,嘴角上扬,“找到啦,找到啦!”的兴奋叫声响彻了学校上空。

最后是“纠纷处理”游戏。在玩这个游戏过程中,组员间相互合作,商讨研究。分享环节,大家积极发言,及时补充。这一刻,大家都沉浸在愉悦欢快的氛围中,轻松,有趣,自由。

随后,邱老师向我们分享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如何观察自己的成员,如何改良活动,努力成为优良的带队志愿者。他还结合刚刚的游戏进行了讲解,让我们对桃源课程有了进一步了解。

七月我们相约在斯民小学。七月的校园,七月的大自然,鸟语花香,风景迷人。这五天四夜的夏令营,我们收获颇丰。我们参观了千柱屋,领略了斯宅建筑的独特魅力;来到了笔峰书院,感受到了书香韵味;学会了小豆本制作,玩转自然笔记;驻地夜观,观察到了许多昆虫;参观了香榧南园,进行了野外植物的识别导赏;还有“大咖”蒋老师的观鸟理论课程,叶老师的苎麻游戏,王博士的植物种子采集与拍摄等。我们见到了蠕动的苎麻夜蛾幼虫,翩翩起舞的曲纹蜘蛱蝶,颜色鲜艳的离斑虎甲,小巧可爱的燕子宝宝,娇艳欲滴的彼岸花……

我们放下了电子产品,在草木葱茏中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享受了慢节奏的假日时光,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一花一木皆有情,让我们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约会吧!

作品展示

结营仪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huae.com/bhyh/11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