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辣辣的八月~~书香上海读书月新书成绩报告单》
引子
年的八月是个火辣辨的八月,但又是上海众多爱书人的读书月。
火辣辣的八月,大太阳的天。在这个月中,上海最热火的是为期一周、如火如荼的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在书展上,全国共有余家出版单位齐聚书展,参展图书达16万种,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爱书人。
书展期间,火辣辣的太阳都挡不住爱书人的脚步,绵延有序的入场队伍成为书香城市、文明上海的一道风景。据统计,主会场上海展览中心入场观众数再创历史新高。
全市多个分会场人流如织,还有那些在上海遍地开花的网红实体书店、品牌连锁实体书店许多也都设立了书展分会场,形成了“申城无处不书香”的浓郁氛围。
而就在上海书展开幕那一天,一家是魔都海拔最高的“空中书店”~~建在“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的52层的朵云旗舰书店开张了。朵云书院开业第一周就吸引了2.63万人次、日均人次的客流。
这正是“新书朵朵开,书香飘万家”。
老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虽然我在去年上海书展也先后淘到十余本新书,大多数都看了,但也有几本束之高阁,但不管怎么说,对爱书人来说,书是多多益善,有备无患。
在这个火辣辣的八月书香上海读书月中,我先后三进上海书展,还在好多家网红实体书店与讲座活动中也选购了近20本心仪的好书,这是一起来与众多书友们分享一下,我在八月书香上海读书月新书成绩报告单。
--------------------------------------------------------------------------------------------------------
《四本签名书》
作家亲笔签名书的收藏价值在收藏界是被认可的,广大文学爱好者乐于收藏一些作家亲笔签名的书籍,用作收藏或传世。对于许多读者来说,带有作者字迹的签名本不仅拉近了与作者的距离,还有着巨大的收藏价值。书籍质量越高,签名作者的名气越大,签名本的升值空间也越大。
这次在书香上海读书会月中,我也获赠了四本作家签名书。
阮仪三、居平《留住乡愁~~阮仪三护城之路口述实录》现场发布会。
平遥、乔家大院、大理、昭化、凤凰、周庄、石库门……面对危机,古城古建如何幸免于难?《留住乡愁:阮仪三护城之路口述实录》通过阮仪三教授口述、女作家居平实录的方式,介绍了阮教授保护古城建筑的历程和反思,并对当下我国古城保护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阮仪三教授被誉为“都市文脉的守护者”、“历史文化名城的卫士”、“古城的守望者”。他保护了平遥等古城,并主持了周庄、同里、甪直、乌镇、西塘、南浔古镇保护规划。书中对这些故事和历史,都有着鲜活生动的叙述,为读者娓娓道来,道出一段又一段古城保护的故事。
(此书获赠于阮仪三讲座现场)
《要玩,就去日本吧》曹正文新作发布会
8月18日下午,曹正文(米舒)老师新书《要玩,就去日本吧》在上海书展首发,不少热情的书迷冒着高温、暴雨前去现场购书,不少新闻界老同事、老领导也特去首发式现场对曹老师表示祝贺。
正如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贾树枚在序言中所言:
曹正文虽然是个旅游迷,但他的视角与一般旅游者又有所不同,他是一个记者、编辑和作家,所以他除了注重独特的旅游景点,更注重日本对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他的这本日本游记重点介绍了日本30个文学馆、美术馆,对于45个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点,都有着生动详尽的记录和介绍,像《迷人的金泽》《汤布院的诱惑》《关市有个“莫奈之池”》《豆田町老街上的中药铺》《日本第一庭园》《访川端康成文学馆》、《访高仓健纪念馆》等,读来倍感亲切,引人遐思。如果带上这样一本书到日本去旅游,那无疑是一个不开口的好导游。
我在签售会上拿到了米舒老师的亲笔签名书,并与他合影。
沈嘉禄《褒曼走了,薄荷茶很甜》新书发布会
那天在书展现场,由上海老房子俱乐部娄承浩理事长带队,我与俱乐部三十余位朋友参加了沈嘉禄老师新著《褒曼走了,薄荷茶很甜》的新书发布会,沈老师朋友多,人气旺,签售过程中高潮迭起,还开了五次奖,一小时后转移场地签售直到展位上的书全部卖光。
沈嘉禄老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小说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报业集团高级记者。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文化评论集等三十余种,同时专注于对上海城市文化与历史的研究,并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物收藏、饮食文化等领域。
在这本生活散文集中,作家对上海近现代史的解读,还描写了社会大变化中的市民生态,上海人的集体性格与记忆,以及旅途见闻等,是广大读者特别是新上海人窥探上海的一个切入点。
沈嘉禄老师的签名本。
淳子中文作品、须勤英文全译的《上海张爱玲文学地图》中英文对照版新作
前不久在作家书店与上海全英文版《上海日报》须勤老师碰面时,有幸获赠了一本她全译的(淳子等中文书写)中英文对照版《上海张爱玲文学地图》新作,为我撰写“在上海重走张爱玲路线图”(今年是张爱玲99周年诞辰纪念日)提供了厚实的依据。
生活在上海的三十余年里,张爱玲的足迹遍布街巷角落,留下无数城市传奇。
她曾有过交集的开纳公寓及对面的明月邨,还有常德公寓、美丽园、重华公寓、卡尔登公寓等地,均保留至今。常德公寓亦称爱丁顿公寓,年张爱玲随母亲、姑姑搬入这里,年从香港返沪后,她又回到这栋楼里住了几年。那几年是上海的乱世,是张爱玲人生最跌宕起伏的时刻,也是她写作的鼎盛时期。在这座楼里,她留下无数传世名作,是最为人熟知的张爱玲故居,也是张迷们的“朝圣之地”。
书中共选取30个有关张爱玲的地点,以张爱玲的文学创作生涯为主线,爱情、父母和家族为三条副线,每个地点都配有张爱玲作品原文节选、建筑基本信息、中英文字叙述和图片,其中图片部分包括历史照片,实景照片,手绘地图、插图和图解(如建筑平面图)等,以空间为线索,将张爱玲与上海的故事交织在一起。
须勤老师的签名本
--------------------------------------------------------------------------------------------------------
《大师之见》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每个作者的创作过程中,只有不断充电,不停学习,与时共进,才不致于会被后浪扑到在沙滩上。而只有经过那些知识渊博的文学大咖们指点,会给你指引出一条通向顶峰的捷径。
博尔赫斯《最后的对话》
博尔赫斯是我最喜爱的拉美作家,曾在几年前就买过一套《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前几天在书店看到这本博尔赫斯《最后的对话》,让我眼前一亮。
博尔赫斯《最后的对话》一书是首次引进拉美文学之父、一代巨匠博尔赫斯在生命最后3年的隽永对话,收录的也是博尔赫斯生前规模最大的对谈,话题空前辽阔,引领读者穿越大师的文学迷宫。
正如对谈合著者作家奥斯瓦尔多·费拉里所说:“博尔赫斯的宇宙,一个文学的宇宙之中,他对我向他提出的问题尽情畅谈。哪怕讲的是哲学、神秘主义、政治等等,也总是从文学出发的,因为那里是他的天才之所寄,因为他相信自己是为此而生的,这就是他的命运。”
本书原版火爆拉美乃至全球,被千万“博粉”奉若圭臬。
久石让《音乐手记》
人类为什么需要音乐?音乐从何而来?作曲家如何捕捉乐思,写就令人感动的作品?运用何种音乐语言呈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和宇宙观?交响乐团如何将作曲家呈现在乐谱上的乐思奏响?在怎样的时刻,“乐音”最终成了打动人心的“音乐”?
久石让,作为一名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严肃思考、真诚书写,将这一册在繁忙作曲、指挥、演出空隙中写就的音乐手记奉献给爱乐的读者。这本《音乐手记》,是久石让音乐生活和音乐思考的记录,也是他与爱乐读者的一次漫长,充满冒险的音乐路途上的倾心交谈。
久石让是日本当代大师级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自年,他担纲宫崎骏导演《风之谷》配乐以来,久石让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电影音乐,代表作有《天空之城》《龙猫》《菊次郎的夏天》《太阳照常升起》《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等。
小津安二郎《豆腐匠的哲学》
他是最具有日本特色的导演,独特的风格被称为“小津调”。年,小津安二郎以助理身份进入电影行业,十年后凭借《心血来潮》被《电影旬报》评为年度最佳电影。此后,《晚春》《麦秋》均被列入日本电影名片部,《彼岸花》《秋日和》《秋刀鱼之味》等名片亦获奖无数,其传世之作《东京物语》更是蜚声国际。
他的作品总是从细微之处观察生活的幸与哀,通过省略与留白让观者体会人生的无奈或明朗,始终坚持“电影以余味定输赢”的理念。
他喜欢女人却终身未娶;他亲历过战场却从未拍摄战争题材;他作品众多却始终风格如一。他无意成为艺术家,只想做一名电影的工匠。
小津安二郎的一生就像他的电影一样,余味绵绵。
今村昌平的自传性随笔《草疯长》
《草疯长》是日本日本新浪潮运动领军者、国际巨匠名导演今村昌平的自传性随笔集简体...他的代表作品有《楢山节考》《鳗鱼》《黑雨》《赤桥下的暖流》等,他并以《鳗鱼》和《楢山节考》两度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他善于从生、死、性这些层面出发,挖掘根植于日本文化中的生死观、情色观和劣根性。无论在影像处理,还是在题材选择上,常有骇人之举,作品频频惊艳影坛。
今村昌平在《草疯长》中深刻而质朴地书写了他的电影之梦与人生达观。
-------------------------------------------------------------------------------------------------------
《小说之美》
小说是我的最爱,我到书展或实体书店购书,第一选择就是国外的最新版小说,选择的是需要赶紧买下然后立刻开读,并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到不断惊喜的作品,这是我在书展中觅到最多的是年新版的国外短篇小说集。
帕维奇小说《双身记》
这是神书《哈扎尔辞典》作者帕维奇的一部兼具爱情与宗教双重主题的小说。
谈起小说缘起,据他夫人回忆,帕维奇构思《双身记》的灵感起始于0年1月1日,那天,他和夫人雅丝米娜正收看电视转播的法国米歇尔山大教堂中的千禧年首次弥撒,讲道的题目围绕耶稣复活后的第二个身体在今后一千年内的意义何在。这题目深深吸引了帕维奇。科技发达的今天,如何面对人的精神或灵性仍是个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议题。帕维奇查阅了大量古代文献,查看其中有关现代人复活的预言。
一个人究竟有几个身体?或许我们都听说过,许多人也相信,人不止有一个身体。人可以分身,可以复活,可以转世。除了血肉之躯外,人还有一个精神的身体,《圣经》中称之为“灵性的身体”。
帕维奇在小说的开端告诉我们,他已经离开人世。逝世以后的他(他的第二个身体)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双重身体的故事,这就是《双身记:一部虔诚的小说》,披露他本人以及其他有趣人物分身的秘密,触发我们对血肉和精神双重本质的探索。
小说中的三段恋情各自以一位确有其人的塞尔维亚文学家为主角。其中一位扎哈里亚?奥弗林,在十八世纪中期的威尼斯从事文学创作。另一位,加伯列?斯蒂芳诺维奇?凡茨洛维奇,他活动在十八世纪的前半期,在奥地利统治下的匈牙利境内颠沛流离,从事创作。书中唯一的一位当代塞尔维亚作家,便是生活在二十与二十一世纪之交的作者本人。纵观这三位作家的创作史实,说《双身记》是一部以塞尔维亚文学为题材的小说也不算牵强。要提请读者留心的是,作者在小说中的妻子是根据帕维奇夫人的原形而创造的人物。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
米奇·阿尔博姆(-),美国著名专栏作冢,电台主持,电视评论员,此外还是活跃的慈善活动家。迄今为止,阿尔博姆已出版九部畅销著作,其中三部是感动整个世界的故事,一个创造了出版奇迹的名字。米奇·阿尔博姆情感疗伤佳作《相约星期二》、《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一日重生》全球累计销量突破两千万册。
此书是著名作家陈村推荐并作序的,封套上写着,当它是本闲书,可以消遣,可欣赏作者的细致与独到;当它是课本,可跟着走上一段,直到自己成为智者。那五次相遇,如同五声寒山钟声。就当它是一次清夜扪心,一次大汗后的冲淋。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让每一个读完这本书的人都成了锁链中的一环,分享着同一个秘密:天堂里,会有五个人,为了五段不同的记忆,等候你长大、相爱、衰老、死亡,等待着解答你最后的疑问。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影响到另一个人,世界上各式各样的故事,说到底都是同一个。这部六年磨一剑的小说《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将“星期二神话”继续延伸,迄今已累计售出八百万册。
恩里克?比拉-马塔斯的成名作《便携式文学简史》
恩里克·比拉-马塔斯(—),西班牙当代最卓越的作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角逐者,至今已出版二十余部小说和散文集,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曾荣获多个知名文学奖项,并因杰出的文学成就被授予法国荣誉军团勋章。这是他)的小说成名作《便携式文学简史》。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马塞尔·杜尚、瓦尔特·本雅明、乔治·安太尔、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乔治亚·欧姬芙、曼·雷、保罗·克利……这些杰出的艺术家、哲学家和作家都是“项狄社”的成员。想要加入“项狄社”,需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其全部著作不得沉重,应轻易就能装进手提箱;其次,须是完美的光棍机器。
从苏黎世镜子街1号(伏尔泰酒馆前)到布拉格、塞维利亚,项狄们走得越来越远……
恩里克?比拉-马塔斯的短篇小说集《消失的艺术》
一个不堪忍受家人冷暴力、受一幅画的引诱七次想要自杀的博物馆女保安;一个无意间加入“自杀俱乐部”的阿根廷退役足球员;一个从不愿引人注目的退休教授,无意中被本地编辑发现写作天赋,交出尘封多年的小说手稿后消失无踪……
在这些忧郁、孤独的故事里,作者将现实与虚构、回忆与想象交织在一起,把读者带到疯狂与治愈、生与死之间的界限。
意大利作家安东尼奥.塔布奇的短篇小说集《时光匆匆老去》
塔布齐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时光匆匆老去》出版于9年。本书截取了二十世纪欧洲历史的几个关键瞬间,阐释时间流逝之残酷和人类存在之谜。他的每个故事都抓住人物存在的一些片段,放在一起就仿佛扭曲而看似荒诞的阿尔钦博托式肖像画:没有局部就没有整体,只有放在更大的画面中,局部才具有意义。
西班牙作家约.费拉的自传体小说《灰色笔记》
《灰色笔记》是西班牙国宝级文学大师约瑟?普拉回忆录。约瑟?普拉是西班牙记者、著名作家。约瑟?普拉在加泰罗尼亚乃至西班牙的地位不亚于鲁迅在中国,他一生坚持用加泰罗尼亚语写作,创作颇丰,身后留下四十余卷作品。
《灰色笔记》是从作者年至年的日记中精选而成的。它与其说是一本私人日记、一部反映家族历史的回忆录,不如说是一部反映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西班牙社会发展的历史画卷。作者用近似散点透视的方法,从家族历史出发,细致描绘了从加泰罗尼亚的蒙特拉斯镇到巴塞罗那人民的生活日常,又将这些置于西班牙整个社会政治、文化、思想等发展变迁的大背景中,为当代读者开辟了进入加泰罗尼亚乃至西班牙历史的新路径。
巴西女作家克拉丽丝.李斯佩克多的短篇小说集《隐秘的幸福》
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是巴西当代经典作家之一,被誉为自卡夫卡之后最重要的犹太作家,也是拉美文坛真正独树一帜的作家之一。《隐秘的幸福》为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的短篇小说集充分显示了她的作品语言的复杂与主题的广泛。《隐秘的幸福》出版于年,收录24个短篇,故事简单,与《家庭纽带》共同构成了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短篇小说代表作,书中的故事虽然都是短篇,但大多非常复杂,具有浓厚的哲学意蕴,主题彼此各异,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隐约指向一个共同的方向:探寻自我抑或自我意识的建立,囊括了克拉丽丝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