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今天是中元节,戳这里你就知道中山

这几天,

因为连续降雨的关系,

高温蒸煮的现象已经减退,

反而凉风阵阵~

太阳公公也被乌云藏得“不见天日”

感受到这样“阴森森”的天气,

大涌君掐指一算,

难道是因为中元节到了吗?

说到中元节,

可能很多人会不知道是什么节日,

但说到鬼节,

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明白是什么了吧~

以下胆小者勿入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海外华人华侨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这四节会寄批银,否则便会被人认为是对祖宗不敬,对长辈不孝,对妻子不负责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那我们中山人都是怎么过中元节的呢?

中山人们将孟兰盆节

称之为盂兰胜会

建国前,石岐、小榄以各庙寺为中心设水陆坛超幽,名为“公普”祭仪,另安排神船色船巡游。而民间习惯于农历七月十四日杀鸭祭祖,七月十五日入夜在街上烧衣纸祭鬼。此俗于解放后已被废除,但80年代后期则有所复旧。

在中山的大涌、沙溪一带则在七月十四裹粽、炊糕、包叶仔(茶果)等,拜祭祖先。而城乡的庙宇,也在当天开始建醮设坛,僧道云集打醮,以替人们超度亡魂。中山人俗称为“做十四”。

在小榄,则是由农历七月十四至十六日,一连三天,举办水上水(飘)色活动。人们在各庙宇中抬出菩萨偶像放在船中,沿环镇大涌(水色匝)出游、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超度野鬼亡灵。农历十七日晚,还通宵“灯烛夜色”。

祭祖祀神活动在白天的中午举行,傍晚后,则全家团聚食饭,或邀请亲朋戚友共聚饮宴。至晚上,则家家户户在门前路口烧衣纸、抛供果食品等。

其实中元节传达的是一种感恩之情。

本是民间祭祖的日子,

但是经过后代各种传说,

演变成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

古人并不忌讳“鬼”,

在古人的意识中,

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只是换了一种活法而已。

人死了,

就会以鬼的形式继续活下去,

所以我们对他们,

仍应保有一份虔敬之心。

如果你还对中元节心存余悸,

那就跟着大涌君去看看

动物界和植物界的“鬼脸”!

练练胆~

动物界杰出代表:1鬼狒

该刷牙了!这位鬼狒(图片来自网络)

看清楚了,这不是山魈,而是鬼狒!鬼狒哟!不过大家也算是没有看走眼,毕竟鬼狒是山魈的近亲呢,山魈属仅有的两种动物之一。话说回来,山魈也是鬼字旁的呢……

2鬼鸮

这货这么呆萌,怎么可能和鬼节有关系??(图片:ibc.lynxeds.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huae.com/bhtz/97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